《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1《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中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分七个自然段,篇幅短小,故事简单,构思颇具匠心。文章开头以无名小儿与“圣人”孔子对举,其地位和学问的对比本应高下立现,但作者通过一个“辩”字为后文制造了悬念。其表达的道理可以从不同角度阐释,从“辩日”的角度,可以说文本告诉我们,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从“小儿”和“孔子”的角度,本文教学中还可以理解为: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恼羞成怒,也令人敬佩。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从多方面去精心构思,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切实做学习的主人。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效果还算不错,学生自我感觉也相当好。
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我觉得以下几个环节是比较成功的:
1、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视频导入,以便让学生对辩论有一个大致了解,进而理解两小儿辩论时的态度与心情,然后由“辩”字入手,让学生认真观察字的结构并认真书写,为学习本课奠定基础。因此,学生通过视频,有了读书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2、注重诵读,能在读中学、读中思、读中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更是如此。教学中,我采用自读、范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的同时理解文章中重点字、词、句的意思,从而达到把文言文读通、读懂、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的目的。
3、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弄清本文的重点“辨日”之谜,再引出“孔子不能决也”的原因,从而得出“辨日”启示。这种教学流程让学生自此自终对课文兴趣盎然。
4、最后以“疫情逐渐向好,是否需要戴口罩”为主题以事实为依据,发表自己的观点,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高潮。这个环节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还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之处:
1、疫情原因,课堂上只有自主学习,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总感觉学生自学的时间不够充分。
2、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简练,有重复学生回答的语言。
总之,我觉得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学设计合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环节紧凑,有层次感。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质疑,自主释疑,从而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相信我能进一步完善课堂,完善自我。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2走出演播室,头脑中不断地回放着刚才课堂上的一幕一幕,喜悦和遗憾不断地交织在我的思绪中。喜悦的是面对众多的听课教师和评课领导,自己没有慌乱,整个课堂表现还算自然、朴实,遗憾的是自己作为全校80多名参加魅力课堂教学大赛教师中的最后一名做课教师,还多少有些压轴的味道,可是自己的课堂离“压轴级水平”还有差距。现将自己的喜悦与遗憾进行反思,并希望能得到观者评说,得到领导指正。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教材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今天我把它作为第一篇文言文来上。小学六年级的文言文阅读是为初一正式实现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做好辅垫,激发兴趣,打下基础。因此第八组导读中明确指出:“本组课文将引导你初步接触一下文言文”,“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要对照注释,一字一句地读,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通,读懂。”
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
一、重激发学习兴趣和学法指导
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如何学习文言文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则是他们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堂伊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是文言文?当学生讲出对文言文的粗浅的认识后,我便对他们的回答给予充分地肯定,同时告诉学生,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遗产,是传承古代文明的媒介,学习文言文能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还能提高我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对文言文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兴趣。之后我又启发他们结合现代文的学习方法,渗透总结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古文学习与现代文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在现代文学习中掌握的一些阅读方法同样适用于古文的阅读理解,所以这节课中我注意调动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进步提高,获得全新的文言文的阅读体验。这样处理古文学习与现代文学习的差别与联系,目的在于降低学习文言文学习的难度,从心理上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他们亲近古诗文的情感和正确对待古诗文的态度,为他们今后的乐学文言文、会学文言文打下基础。学生运用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让学生从学会──会学,培养能力。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我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这样更利于合作学习。教学中提供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自主探究的空间。例如让学生结合学习方法循序渐进,首先把句子中难懂的字词对照注释进行注,然后把句子连起来解释,还有不懂之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我还有意识地进行留白,如反问句在这里的作用;“为”出现三次,为什么读法不同;“探汤”的“汤”和现在的“汤”有什么不同……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学目标中“读懂意思”得到实现。
三、注重诵读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诵读,这节课的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读”贯穿始终。本课朗读分为三个层次:
1、读通:
通过生试读,个人练读,小组自学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将文言文读通。
2、读懂:
生对照注释,在自己的努力下在互助的学习中能将每一句话读懂,理解全文。
3、读好:
创设情境,激发读的兴趣。重点处我适时地点拨,如:两个小儿争辩时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强调他各持己见、胸有成竹的心态;有“车盖”的车古时候是给什么人坐的,在这里“车盖”象征着什么,怎么读;“盘盂”与“车盖”相比天壤之别,怎么读……这样学生带着感受读出对比的语调,一轻一重,情到深处自然流!同时这样的训练充分达成了教学目标读出韵味。
遗憾是:
1、时间分配得不够好,学法指导处利用了7、8分钟的时间,因此也冲淡了重点;如果能在此节省5分钟时间,“诵读”的训练能更突出一些,同时后面的设计的“谈启示”及“课本剧”表演也能得到展示。 ……此处隐藏9722个字……服曰”“一儿紧握拳头曰”“一儿手叉腰曰”等为引导,组织学生反复朗读上面两句。
第四个环节:四读文言文,悟道理
设计这个环节,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体会到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后反思:我认为是辩斗环节的设计和引导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辩斗中,师生不仅对话了文本,而且完成了自身与心灵的对话,老师与学生各扮“两小儿”展开辩斗,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走进语文”,让学生成为“两小儿”,让学习进入体验层次,课堂的学习气氛和状态被激发出来。从两名学生表演辩斗,到师生合作辩斗,再到全班学生展开辩斗,将诵读层层推进,生生辩斗时,教师在一旁通过引读创设情境,煽风点火,学生们辩得面红耳赤。教师的引读不仅在于创设辩斗的情境,也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还是在启导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学生在辩斗过程中,不仅关注辩斗的内容,更关注辩斗者的心理、情感,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关注的。朗读的效果如何,不在于读的遍数多少,而在于能否层层递进,潜向文本深处,浸入学生心灵;朗读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对话文本,彰显智慧的心路历程。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14教学《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为了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我从多方面去精心构思,最后决定摒弃串讲的模式,贯彻课改精神,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就是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充当学习的主人。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效果还算不错,学生自我感觉也相当好。
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我觉得以下几个环节是比较成功的:
1、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方案,最后决定由“辩”字入手。在板书课题时,我故意把“辩”写成了“辨”,这是学生经常弄混的两个字。不出所料,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纷纷指出老师写了错别字。通过区别,得出“辩”的意思是“争辩、辩论”;在表扬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同时,从而引出本文的中心:两小儿究竟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呢?在此基础上,学生有了研究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2、课前,学生如果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那么在课堂上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精心设计了这课的预习导航:
⑴、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
(2)、认真读课文,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根据注释理解意思。
(3)、借助
注释和工具书,说说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4)、再读课文,用“——”画出含有“日”字的句子,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让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预习。事实证明,这种预习是有效的。课堂上学生是各抒己见,很多见解都非常到位。对于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及理由,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辩斗,再利用收集的课外资料,用当今科学的观点做出解释,使学生了解了不同时间太阳的凉热与日地距离的远近没有关系。
3、在课堂上,我不是根据课文内容按部就班的学习课文,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弄清本文的重点“辩日”之谜,再引出“孔子不能决也”,从而得出“辩日”启示。这种教学流程让学生自此自终对课文兴趣盎然。
不足之处:
1、我一直认为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但在实施教学时,这种方法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因为文言文的节奏比较难以把握,老师应该进行范读,我也没做到。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文意,在进行全班交流时,由于看到时间紧迫,所以使得交流有点仓促,流于形式,没有达到交流的目的。
3、本文的人文内涵大概有两种理解: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课堂上学生的感悟都比较深刻,好些优秀生还能联系实际进行阐述,但中下层学生则理解不到位。课堂应是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师应对学生的阐述及时进行评价与引导。
再教设计: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以后实施教学时,老师应该进行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的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呼?要读出反问的语气。给足学生时间朗读,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加强学生感悟,提高学习效率。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15《两小儿辩日》是本课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但因其富于童真童趣,所以我把它作为第一篇文言文来进行教学。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为了中学时大量学习文言文作辅垫,激发兴趣,打下基础。因此第八组导读中明确指出:本组课文将引导你初步接触一下文言文,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要对照注释,一字一句地读,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通,读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以激趣、学法为根本目的,紧扣教材,设计了读──释──演这个脉络清晰的教学环节。
一、趣字当头,以读为本
我首先由课题入手,激发学生急于学习本文的兴趣。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我将读贯穿始终。本课朗读分为三个层次:
1、读通:
通过生试读,师范读、个人练读等多种形式,将文言文读通。特别是:能正确断句。
2、读懂:
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学法,并在交流合作中加以应用。
3、读好。联系生活体验,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模仿古人吟咏的样子来有滋有味地读。通过这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
二、读而优则演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古人与今人直接对话的情境,组织了一次表演活动。表演的设计也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分两个层次:一是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文的形式进行表演,意在巩固理解;二是让学生直接以课文中的语言来进行表演,要求发挥想象,尽量把古人的风采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实则就是更高要求的读。此项活动受到了多数学生的热烈欢迎。参加表演的同学大胆创新,添油加醋,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他们对文言的感悟力。
三、炼学法,用法学
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如何学习文言文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两小儿辩日》则是他们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我就地取材,让已读懂课文的同学引路,提炼总结学法,师适时点拨渗透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让其他学生也运用学法自主探究。让学生从学会──会学,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作业,不是终结,而是开始
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新两小儿辩日赛这个作业。希望通过学生课后的准备,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体现了语文生活化这一主题。
五、不过,本节课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比如:
1、学生读时,只能读出一定的节奏和停顿。达到这一层次后,便再难提高。
2、对于两小儿笑的理解不够到位。
3、表演时不够大方,口语表达不够流畅。
希望各位老师都来帮忙,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的古文教学不再格式化。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