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5-04-14 11:19:17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9篇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9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3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设想:本课主要让学生在老师巧妙的点拨、指导下,借助生活经验、直观演示,自觉产生情感体验,读中自悟,以读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 咏华山》(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这些生字词,你还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开火车读,齐读) 3、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是谁咏华山的? 4、寇准和先生一起去登华山(师画华山图),他们艰难地爬上了山顶(贴人物图于山顶上),你们看看图,觉得华山怎么样?(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二、学习第二段 1、听老师读第二自然段,小朋友们一边听一遍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华山很高?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华山的高?

A:出示:啊!华山真高哇!指导读好这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华山的高来。) 出示华山图:看,这就是华山,有1997米高,500多个咱们这个教室那么高。看了这么高的华山,相信这句话现在你一定能读好!谁来读?(你读得真好,把华山读得那么高!)

你能换一个说法来表示华山的高吗?”啊!!”

华山那么高,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老师这有几个,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B: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这么长的路,这么高的山,爬上去一定非常(吃力、困难、累、不容易……)书中用了一个词,写出了这种感受,就是(艰难)指导读好这个词。读得真好,奖励你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读。 (指导读好这句话)(你把登山的辛苦都读出来了,真棒!) (你们真会读书,从登山的艰难感受到了华山的高。)

过渡:华山很难爬,但爬上去以后会看到一番美景,是什么呢?

C: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齐读

师画远远近近的山,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山,有的远,有的近,有的高,有的低,错落有致,此起彼伏,谁来读好这个词?指读,齐读

学到这儿呀,宋老师有个疑惑了:这些远远近近的山原来也是很高的,为什么在这儿就变得矮小了呢?交流

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再次体会一下华山的高大!指读整句,齐读

D: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这太阳应该在哪呢?(贴好太阳图)为什么贴在这儿呀?读读句子,太阳离得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一样。 白云贴哪儿呢?小朋友,你们的腰在哪儿呀?山腰间就是在山的中间部位。

贴一朵白云,够了吗?为什么?(朵朵白云)继续贴

指读,齐读

3、谁能连起来把这段话读好?

男生齐读。 师评:谢谢小男子汉们!你们让我们都看到了高大挺拔、气势磅礴的华山! 女生齐读。 师评:女小朋友也了不得!把华山雄伟壮丽的样子也读出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齐读)

4、读得真好!奖励你们看几幅华山的风景图。(展示图片) 看到这些美丽的华山图,我看到许多小朋友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声,这就是——情不自禁啊! 看完后,你想怎样来赞美华山?

站在华山顶上,你除了想赞美华山,你还想干什么?

5、小寇准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首诗(出示)

教师范读,学生闭起眼睛仔细听,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们想来吟诵一下吗?齐读古诗

那你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吗?聪明的孩子已经发现:来课文前面都告诉我们了。

“更无山与齐 。” 让你想到前面课文中的哪句话?(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想到了哪一句?(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下面让我们男女生合作一下,女生读诗句,男生读诗意

可老师有几个不明白之处要请教一下在座的小朋友, “举头”是什么意思呀 ?“回首”呢?谁来表演一下?谢谢你的帮忙,现在宋老师可明白啦。

这首诗和前面的课文,都让我们感觉到,华山真(高)啊!谁愿意来吟诵一下这首诗? (配乐读诗,指导读出韵味。)

过渡:小寇准写这首诗时才7岁,怪不得先生要连连称赞了,那寇准的先生是怎么说的?

6、谁能学学先生,夸夸寇准(注意手势和点头动作)

7、同桌合作,一个当寇准吟诵古诗,另一个当先生夸夸寇准。自己练,上台表演。

8、这样朗诵、赞美的语气就叫“咏”(板书),所以我们课文的题目就叫……《咏华山》。读两遍课题

9、配乐齐背古诗四、课外延伸 1、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名山?(课件)

2、许多大诗人在游览完我国的名山后留下来许多古诗,今天宋老师送给大家《题西林壁》,这是我国唐朝的大诗人杜甫游览完庐山后写下的。

师配乐朗读,自读,齐读五、学习生字 1、出示:齐 与 2、想想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3、指导书写。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反馈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以读代讲,读懂课文,想一想,说一说,司马光是怎样救人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司马光的聪明,鼓励学生做一个善于动 脑筋的孩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司马光遇到危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一个聪明又机智的少年郎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咱们一(6)班,他就是司马光。咱们一起把他的名字写出来吧。(齐读课题)关于司马光,你了解多少?司马光姓什么?司马光姓司马,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这样的姓叫做复姓。中华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国历史上就有一些名人,他们的姓是复姓。比如:上官婉儿,诸葛亮。

今天我们特别荣幸,因为司马光要带领咱班同学攀登智慧山。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闯过读文关、识字关、写字关,就可以到达最高峰,人人获得小勇士的称号,大家有信心 ……此处隐藏3134个字……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卡片 图片 相关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有温暖的家。而且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那么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

2、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3、揭题,学生齐读

二、新课教学, 生字教学

(一)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师: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二) 生字教学

1、 出示带拼音词语 ,识记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三、写字教学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交流

3、练写

四、课文教学

1、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学习第一句话: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

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2、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二、学习最后一句

(一)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 自读全文。

2、 指名读句子。

(二)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三、写字教学

洗 扫 认真

1、教师范写

2、生描红 交流

3、生练写

四、朗读课文

五、拓展

念儿歌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活动背景

为促进教师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活动宗旨,开展语文组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标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语文全体老师

四、参赛要求

1、选题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空白课时进行比赛,本次比赛课题定为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比尾巴》。

2、内容要求

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教材分析。所选教材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选择该教材的依据和实际教学效果;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体系;本课时所讲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第二、本课时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

第三、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分析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并说明依据。

第四、教法和学法。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依据。

第五、教学过程安排。

第六、板书设计。

3、其他要求

(1)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说明所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及理论依据。

(2)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4、截止时间

20xx年11月6日。

方案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

一、主题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生及小学学科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突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

1.特色教学设计应以课堂活动事实为基础,贴近学生,具有可行性。

2.特色教学设计应对课堂活动作出具体叙述,能够体现出教学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和有特色的教育技能。

3.所有报送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一经举报或被发现抄袭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通报。

4.教学设计封面页请提供以下信息:课题、年级、作者姓名、工作单位、

5.内容格式不作统一规定,但一般应包括(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准备

(4)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等。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的

一、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二、体味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三、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设想

一、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既有一般说明文的平实准确的特点,又有生动活泼的描绘,所以,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对课文不作琐细的分析。

三、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能力上的训练。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明确体裁、教学目标复习、思考、圈画

2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字、词、课文层次结构等)阅读、交流、思考

3创设问题:为什么说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组织学生朗读第一节)朗读、个别发言

  第二块:理解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各表现哪些方面朗读、交流、思考、自由发言

2组织质疑: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能否换位置来介绍?质疑、思考、发言

3学习评价:说说你最喜欢小松鼠的哪个或者哪些方面?并请说明理由畅所欲言

4思维拓展:放准备好的一小节松鼠的影片,提出问题“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的特点外,你还认为它具有哪些特点?”欣赏、思考、自由发言

5组织讨论: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体会分组讨论、自由发言、个别发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提供其他一些小动物图片,让学生介绍他们印象最深的方面讨论、发言

  第四块:布置作业

 1.把刚才语文活动的发言整理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

2.课后收集有关松鼠的其他方面的内容,结合课文的介绍,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松鼠的手抄报。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